真假网红「鲍师傅」商标权之争!能否“鲍”回自己的商标吗?
这两年,一家名为“鲍师傅”的糕点店成了网红,4月3日,一场关于“鲍师傅”的商标权官司在杭州西湖法院开打。
鲍才胜的代理律师认为,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虽然目前在饮料和餐饮类别中拥有“鲍师傅”商标,但是其开设的门店或加盟店却并非以售卖饮料和餐饮服务为主,而是像鲍师傅门店一样,以售卖糕点为主或只售卖糕点。

此外,易尚还在面包这一品类注册了其2015年申请的图文组合商标中的图形部分,并将这两个类别不同的商标混用,以此来打法律的擦边球,是不正当竞争。
同时,鲍才胜也委托律师对易尚在餐饮以及饮料类的鲍师傅商标,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起了“无效宣告申请”。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西湖区法院将择日审判。

从小编职业习惯出发,迅速侦查关于“鲍师傅””知识产权保护的情报,经过查询,发现一家北京公司在第30类(即糕点等商品)上注册了“鲍师傅”商标,经过核实,这家公司的确是市场上“鲍师傅”糕点店的经营者。那就可以通过商标法规定的维权方式解决。

另外,我认为正牌子“鲍师傅”也有对自己的权利保护不到位之处。比如,它只注册了第30类(糕点类)的商标,没有注册第43类(餐馆类)的商标。
如何阻断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
近年来,依附高知名度商标获取非法利益的侵权纠纷越来越多,“李逵”与“李鬼”的争夺战愈演愈烈,如何有效化解侵权纠纷,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着力:
一、是商家在使用商标之初做足商标保护工作。从维护角度来看,商家申请注册商标时,既要注册主商标,也要注册跟主商标相似的防御商标。从防伪角度来看,商家可以采取线上线下同时打击仿冒商标方式,线上采取登录官方网站输入验证码查询或扫描二维码查询真假方式,线下持续打假行动,发现一例投诉一例,不能放任“李鬼”恣意侵权。
二、是严格把关商标注册审核全程,打击非法抢注行为。商标法有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对于这类行为,应当明令禁止,阻断不法分子企图“抄近路”发不义之财。
三、是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创新监管模式。立法层面应跟进经济发展节奏,及时修改法定侵权赔偿数额,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就仿冒商标对知名商标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者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从重处罚侵权行为实施者。同时,对查处的侵权行为实施者建立“黑名单”,并动态更新及时公示。